1月13日讯 据《足球报》报道,在苏州举行的中国足协大区青训中心会议上,青训总监加藤龙二(曾任日本福岛国家青训学院教练)强调了大区青训中心建设的重要性,并组织与会人员讨论U15和U17球员的发展画像及培养模式。

由于在日本深耕于青少年培训,加藤龙二分享了各年龄段发展的不同模式,以及当前中国青年足球存在的一些不足。他指出,以12至15岁球员为例,中国年轻球员普遍面临基本功细节欠缺、仅依赖惯用脚、跑动量不足以及参与训练和比赛的机会较少等问题。

启发式教练:苏州青训中心总监谈战术布置新理念

他还展示了一张关于青少年足球发展曲线图,该图涵盖三条重要曲线:从0岁到20岁的脑部/神经系统可塑性逐渐下降;对应的是神经系统发育,从0到10岁快速上升,而后在10到20岁期间增长缓慢并趋于稳定;肌肉/骨骼系统则是先迅速提升,再出现波动,最终在15岁以后稳步增强。根据这些数据,他提出各个年龄段应遵循的发展路径:0至11岁为导入期,12至15岁为基础要素贯彻期,16至17岁进入独立期,而18岁以上则是完成期。

启发式教练:苏州青训中心总监谈战术布置新理念

加藤龙二表示,一贯指导原则对于青春阶段运动员的发展极其重要,要确保对他们进行长远且持续的培养。此外,他还进行了针对U15和U17球员形象分析的小组讨论,与会者被分成多个小组,各自解析这两个年龄层次所需具备的能力特点。在此基础上,小组们进一步探讨了相应解决方案。这一过程反映出国少队教练团队一直以来坚持的方法:训练与比赛分析不仅限于主教练传授,更注重让球员通过小组讨论总结经验,由教练辅助讲解。

以记者所在的小组选题为例,他们聚焦於17岁的选手画像认为,这一时期正是从青春向职业转型关键时刻,因此需要强化阅读比赛能力。针对此类需求,小组建议 coach 应该采取启发式及鼓励性的教学方式来运用战术框架,而非简单指令。同时,通过赛后的多种决策可能性进行深入探讨,让学员获得充分指导与反馈。

启发式教练:苏州青训中心总监谈战术布置新理念

图片来源:《足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