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讯 近日,解说员袁甲对俱乐部名称中性化政策表达了强烈反对,并呼吁中国足球协会在成立后取消这一政策。
袁甲表示:“我不理解为什么还有人支持中性名政策,但我愿意耐心地与他们沟通。”他指出,中性名字的实施实际上损害了俱乐部投资人的利益。他解释道:“如果能够进行冠名赞助,在理想情况下,这些中超球队每年可能会卖出两三千万元甚至更多,对投资人来说这无疑是省钱之举,不用再自掏腰包。即便无法成功出售,也至少能提升投资企业的品牌效应。”
然而,现阶段情况并非如此。袁甲提到,如同建业前任投资人胡葆森所言,“养了20多年的孩子,现在却不能承认我的姓氏,那么我为何还要继续投入?”他强调,如果一年内投下大量资金,却连最基本的广告和品牌收益都得不到,那这样的投入毫无意义。“正因如此,大量俱乐部的投资者选择退出,这是中性名带来的直接问题。”
“中国足球最离不开的是谁呢?答案显而易见,就是那些投资人。如果没有他们,即便有球迷、足协,我们这个联赛也难以维持。一旦失去这些支持者,俱乐部就会迅速解散,一切将归零。”
此外,他还谈及国外一些球队采用中性名的问题: “国外能推行这种做法,是因为他们拥有自主盈利能力。但我们这里依赖于外来资本生存,你又把这些重要的人赶走,损害其利益,他们自然不会再为此付出。”
最后,他希望新成立的中国足球协会能够采取实际行动,以帮助俱乐部和保护投资人的权益,从而减少更多球队面临解散危机,让大家重拾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