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霍兰早年生涯

约翰·霍兰于1841年2月29日在爱尔兰的利斯凯纳镇出生。虽然他的家境贫寒,但他于1856年进入了一所学校学习英语,三年后又升入了一所中等学校。然而不幸的是,1859年他父亲去世,导致他不得不中断学业,成为一名教员教授理科。在此期间,他对潜艇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进行设计探索。

1873年,霍兰辞去了教师职位,带着他精心设计的潜艇图纸移居美国。他希望自己的创新能为美国海军提供抗击英军的新武器,但由于三年前“智慧鲸”号潜艇引发的灾难,美国海军对他的计划表示怀疑,甚至有人质疑:“谁会愿意乘坐这样的潜艇去海底冒险?”

尽管面临这些困难,霍兰并没有放弃。他得到了由爱尔兰革命者组成的“芬尼亚社”的支持,他们对霍兰的潜艇技术充满了兴趣,并看到了这一技术在反英活动中的潜力。霍兰的经历展示了他在追求科学与独立事业上的坚定决心和创新精神。

约翰·霍兰早年生涯,潜艇的历史

扩展资料:约翰·菲利普·霍兰(John Philip Holland)于1841年2月29日至1914年8月12日,是爱尔兰人,他是世界第一艘可实战潜艇的发明者。从18岁开始研究潜艇,霍兰于1878年建造了“霍兰—Ι”号潜艇,并在1881年制造了“芬尼亚撞角”号潜艇,后者拥有汽油发动机和气动发射火炮,能够在水中发射鱼雷。到1897年,霍兰自筹资金建造了第六艘潜艇,其卓越性能奠定了现代潜艇的基础,促使英国和日本纷纷购买仿制品,从而开启了潜艇时代。

约翰·霍兰最终成功

1893年,法国的“古斯塔夫·齐德”潜艇的成功引导了美国海军部举办潜艇设计大赛,霍兰在这场大赛中脱颖而出,赢得了制造潜艇的合同,并获得了15万美元的经费。然而,霍兰对美国海军的要求表示保留,他认为这些要求会限制潜艇的性能,因此他放弃了“潜水者”号的建造,选择用自己的资金进行新型潜艇的研发。

经过多年努力,1897年5月17日,56岁的霍兰成功制造出了一艘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潜艇——“霍兰一6”号。它拥有独特的双推进系统,水面航行时搭载33千瓦的汽油发动机,航速为每小时7海里,续航力为1000海里;水下潜航时则可通过电动机实现每小时5海里的速度,续航力为50海里。该潜艇装配了艇艏鱼雷发射管和两门火炮,具备操作灵活性,能够在水下发射鱼雷并迅速下潜。

尽管“霍兰一6”号被誉为“现代潜艇的鼻祖”,但由于海军官员的偏见,它并未被采纳,反而遭到嘲讽。霍兰因此辞去职务,倾尽一生精力于潜艇设计。可惜他在73岁时因肺炎去世,但霍兰的创新没有被忽视,德国U-9号潜艇的成功验证了他的设计理念的先进性。尽管他自己未能享受到这一成就的荣光,但他对潜艇发展的贡献是深远的。

约翰·霍兰早年生涯,潜艇的历史

扩展资料:约翰·菲利普·霍兰是爱尔兰人,1860年开始潜艇研究,他的“霍兰—Ⅰ”号潜艇和后来的“霍兰—Ⅵ”号潜艇均被认为是现代潜艇的开创性作品。

现代潜艇之父

1873年,爱尔兰人约翰·霍兰携带潜艇设计蓝图定居美国。1878年,他成功制造了“霍兰—Ⅰ”型潜艇,这艘潜艇使用原始的内燃机作为动力,艇长44米,潜水深度4米,航速3节。此后,他不断改进设计,成功研发了“霍兰—Ⅱ”和“霍兰—Ⅲ”型潜艇,从而获得“潜艇发明家”和“现代潜艇之父”的称号。

约翰·霍兰早年生涯,潜艇的历史

潜艇的历史

潜艇的概念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出现,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进行过潜艇设计。最早的潜艇创造者是意大利人伦纳德,他于1500年提出了“水下航行船体结构”理论。1578年,英国科学家威廉·伯恩出版了相关著作《发明》,阐述了潜艇的设计理念。1620年,荷兰物理学家科尼利斯·德雷尔成功制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艘潜水船,标志着潜艇发展的开端。而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戴维·布什内尔发明的“海龟”潜艇首次用于海战,尽管没有成功攻击敌舰,却标志着人类水下战争的开端。

进入19世纪,潜艇的研究逐渐提升,富尔顿在1796年对“海龟”艇进行了改进,建造了“鹦鹉螺”号潜艇。但直到约翰·霍兰和他的创新取得重大突破,现代机械动力潜艇才逐渐成型。霍兰的技术为各国潜艇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