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特-莱利与吉米-巴特勒之间的关系彻底破裂。热火官方宣布,由于巴特勒存在损害球队利益的行为,决定对其禁赛7场。同时,热火也确认了巴特勒申请交易,他们将积极听取各方报价。
事件的发展脉络如下:首先,莱利拒绝与巴特勒提前续约;接着,热火开始接受交易报价,而巴特勒则锁定了四支理想下家;随后,他对此流言淡然回应;紧接着,热火重申不会交易他。然而,在复出后不久, 巴特勒因比赛态度受到质疑,并公开表示“失去了打球的乐趣”,“在迈阿密可能再也找不到乐趣”;最终,随着禁赛公告和聆听交易报价同时发布,这一系列冲突达到了高潮。
忠诚?在莱利看来这个词似乎并不存在。他自己都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忠诚。在他的字典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而且追求高价是每个职业人的自由。当初从尼克斯跳槽到热火时,他也是如此。而当成为掌权者后,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一些追逐更高合同的功勋球员,包括韦德。这次与巴特勒闹翻,无非是历史的一次重演。
回顾1995年6月15日,当时尼克斯首席法律顾问肯·穆尼奥斯收到了一份传真——那正是莱利辞去主帅职务的信息,没有事先通知,也没有面谈。尽管他与尼克斯还有一年合约,但却以这种方式结束了合作。值得注意的是,在之前一个赛季中,他带领球队获得57胜,还进入总决赛,却未能夺冠。但随后的那个赛季由于内部矛盾加剧以及感觉控制力下降,使得双方关系愈发疏远,即使管理层为他提供300万美元的新合同,但仍被拒绝,因为 莱利用人自重,希望得到更多,不仅要提高薪水,还要求股份及其他条件,因此遭到否决。
后来米奇·阿里森收购热火,对此产生浓厚兴趣并向莱利抛出了橄榄枝。不过,为满足他的需求,包括十年的5000万美元大合同、10%的股权等各种苛刻条款,让这笔生意变得复杂而微妙。此外,对于转会事务中的争议,比如非法招募指控,也是让事情更加扑朔迷离。不过最后,两队通过赔偿解决了这一问题,从而开启新的篇章。
Leyli一直以来都是冷酷无情且极具商业头脑的人。从来没要求过任何球员对团队保持忠诚。在他的眼中,每位球员都有价格,一旦超出便只能选择分道扬镳。例如2000年蒂姆·哈达威请求三年合约遭遇拒绝,其间还曾表达对于俱乐部的不满。同样情况发生在莫宁身上,以及之后几年来不断重复上演,与韦德的新合同比较艰难,让他们不得不另寻新东家。而即便是在退役之际,他们依旧享有荣誉,可见这是怎样一种残酷现实.
Bartlett如今所经历的一切,有可能只是这些往昔故事再次上演罢了。作为篮球界名副其实的大亨和操盘手,Lilly显然把商业逻辑贯彻至始终。他用一些温暖的小举动修复过去那些撕扯开的伤口,但究竟是否吸取教训,那就留给时间去回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