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讯,《足球报》近日撰文分析了中超球员的流动情况。文章指出,一位经纪人在采访中提到,国内球员寻找新球队的基本诉求是有比赛可踢。
根据《足球报》的报道,目前球员年薪大约只有金元足球时期的20%至30%。足协将国内球员的薪资红线设定在税前500万元。在中下游俱乐部,能拿到顶薪的本土球员非常少,而在一些中上游俱乐部,这种现象稍微好一点。有些俱乐部会增加附加条款,只要满足这些条件,就可以达到顶薪标准。目前,很多球员更关心的是俱乐部是否能够按时发放工资。
一名经纪人表示:“过去三年,每年都有俱乐部解散,因此国内球员找队伍时最重要的是确保有比赛机会。然而,现在许多玩家仍面临欠薪的问题,包括之前未得到解决的欠款。他们意识到追讨欠薪几乎是一条无底洞。因此,无论如何,他们再也不会选择那些存在欠薪风险的球队。”
值得庆幸的是,足协对准入门槛进行了严格把控,即便最近两年来各个俱乐部持续缩减预算,但市场总体正在逐步回归稳定。“其实削减预算并不是问题,更重要的是财务状况稳健,并且能够按时支付工资,”他补充道。
随着今冬转会期来临,本土球员的位置依然集中在中后场。一位经纪人告诉记者:“很简单,由于前场位置被外援占据,可供流动、能力强劲 的中后卫、后腰和边后卫都变得极其抢手。”同时,中下游俱 乐 部发现引进国内优秀 球 员相当困难,对于稀缺的人才,它们往往缺乏竞争力。而不知名的小角色则难以吸引他们关注。该经纪人认为:“许多人说中国 球 员水平差不多,那么在引援的时候就应该果断,不必浪费时间挑拣。不如花更多精力磨合团队,把重心放在技战术体系上,因为毕竟 足球 是集体项目,有时候与其押宝某一个体,不如更加注重整体表现。”
不少 经 纪 人预测明年的联赛可能不会再出现完整 中 游 队伍,仅仅分为争冠区和保级区。在保级区域,“从 明 年开始,各支球队都会全力以赴,这样整个 保 级 区形势将异常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