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国足始终不愿意请德国主教练?
中国国家队的第一任外教是德国人施拉普纳,他在1992年带领中国队打入亚洲杯半决赛。当时,他的形象还被小品《拍卖》调侃,称他的头发也不富裕。
这反映了一种“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精神,尽管施拉普纳的水平并不如人所愿。
随着1994年世界杯的失利,施拉普纳受到了质疑。在他的任期内,虽然大众汽车赞助了国足选帅,但他其实是失业状态,对他当时的职业生涯影响不大。
施拉普纳刚到中国时享受了如国家元首般的接待,但在执教方面,距离被期待的高水平有很大差距。他的最大成就是率领瓦尔德霍夫打入德甲,但他对国足的影响相对有限。
施拉普纳提出了“豹子精神”,虽然和米卢的“快乐足球”有相似之处,但更多是要求球员不惜体力拼抢,结果国足在场上的表现变得简单粗暴。他曾说过:“如果你不知道该怎么踢,就把球往对方球门里踢。”这表明他并不算是一位杰出的主帅。
而第二任外教霍顿则为国足带来了更为完善的战术体系。2002年的成功便是建立在这种体系的基础上。
接下来是克劳琛的执教。他的履历要比施拉普纳丰富,包括担任韩国国家队主帅、慕尼黑1860、沃尔夫斯堡的主教练等,有过带队获得德国足协杯的经历,甚至带领突尼斯闯入世界杯。
2005年,他带领国青队在世青赛小组赛中表现出色,淘汰赛惜败给德国。这支队伍中拥有赵旭日、陈涛等优秀球员,展现了光明的未来。
那时的克劳琛不愿妥协于足协,他带来了真正的足球理念和战术。遗憾的是,他在世青赛结束后因与足协的矛盾被换掉。
那么,德国足球的模式是否适合中国呢?我们可以看到,德国的“顽强精神”并没有被中国球员完全继承。在施拉普纳“豹子精神”的时代,球员们学会了拼搏,但却失去了灵活性。
国内足球俱乐部都是盈利的吗?不然为什么能给球员发这么高工资?
足球是全球最受欢迎的运动,关注度高,使得足球成为各国联赛的焦点。虽然中超俱乐部的金元政策让一些球队成为了中超的代表,但这也导致了恶性竞争。那么,国内足球俱乐部是否真的盈利呢?
事实上,中超就像一个美丽的泡沫,虽然市场庞大,但球队实际上难以盈利。以恒大为例,2018年亏损了接近10亿元,而类似的亏损在中超各队中非常普遍。
那么,俱乐部为何能给球员开出如此高的工资呢?首先,俱乐部主要的收入来源包括门票、转播分成、赞助、联赛补贴和比赛奖金等。然而,这些收入相比球员工资,根本不足以支撑。
许多俱乐部的老板并不在乎短期的损失,他们通过投资球队获得了广告效应,推动了企业的曝光率和品牌价值。例如,广州恒大通过足球投资,宣传了其地产公司,营造了良好的市场声誉。
然而,现状仍然是大多数中超俱乐部难以实现盈利。中超球队的经营模式依赖于母公司的输血,市场环境与各项支出造成了长期亏损。
总结来说,当前中国足球俱乐部普遍处于亏损状态,依赖于母公司支撑。然而,借助广告价值和市场推广,他们仍旧为企业谋取了更大的利益。